目录
更新日期:2024年3月5日
姓 名 张旺明 性 别
民 族 汉族 导师层次 博士导师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型 学术&专业型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医学博士学位
行政职务 主任 Email wzhang@vip.126.com
工作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邮政编码 510282
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导师姓名:张旺明    

导师类型:学术型&专业型 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

职       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       务:神经外科中心/小儿神经外科 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兼小儿学组副组长;

                 广东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常委兼小儿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院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对颅脑外科各种复杂、疑难病例的处理有较深造诣。擅长各种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在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抽搐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手术治疗上有特长,是国内最早开展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医师之一,参与完成千余例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核团毁损及脑起搏器手术。近十年来专注小儿颅脑肿瘤、脑积水及脑(脊)膜膨出、狭颅症、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的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是国内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全国名医百强榜TOP10DOR上榜专家(小儿神经先天性疾病手术)。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2项广东省基金项目的课题研究,参与GCP临床研究十余项,目前在研IIT临床研究项目5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名。

      目前在研国自然课题2项,省自然课题1项,每年新招收统招博士1-2名,在职博士1名,八年制博士1-2名,统招硕士2-3名

二、课题基金

(一)国家级项目

   1、国自然面上项目:基于皮层-纹状体通路gamma振荡特征探讨D3R调控帕金森病异动症的发生机

               (82371247),49万元,2024.01-2027.12,在研,主持

   2、国自然面上项目: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介导多巴胺D3受体调节帕金森病异动症小鼠纹状体中型

                多棘神经元突触功能可塑性(82071254),56万元,2021.01-2024.12,在研,主持;

   3、国自然面上项目:脑深部电刺激调控帕金森病异动症的皮层-纹状体中型多棘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机制(81771210),54万元,2018.01-2021.12,结题,主持;

   4、国自然面上项目:脚桥核电刺激参与帕金森病步态调节的神经环路机制(81271250),70万元,

                2013.01-2016.12,结题,主持;

   5、国自然面上项目: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调控帕金森病运动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30872662),

                31万元,2009.01- 2011.12,结题,主持。

(二)省部级项目

   1、省自然面上项目:NR2B通过磷酸化AMPK重塑代谢抵抗失巢凋亡促进髓母细胞瘤转移的机制研究,

                15万元,2024.01-2026.12,在研,主持;

   2、省自然面上项目:穹窿电刺激参与阿尔茨海默病记忆调控的神经电生理机制(2015A030313288),

                10万元,2015.08-2018.08,结题,主持;

   3、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可充电式脑起搏器研制(2008A03102010),20万元,2009.01-2011.12,

                   结题,参与;

   4、教育部回国留学启动基金:神经元放电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平台的建立,2.5万元,2008-2010,

                     结题,主持;

(三)校院级项目

   院长基金:ETV+Ommaya囊预防儿童后颅窝高级别脑肿瘤术后永久性脑积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0万元,2024.01-2026.12 主持;

三、联系方式:wzhang@vip.126.com

 

研究领域

1、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机制研究;

2、儿童髓母细胞瘤发生分子机制与精准治疗;

3、儿童获得性脑积水发生机制及外科干预研究。

 

个人成果

一、学术著作

1、《现代临床昏迷学》参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3

2、《神经干细胞》    参编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 北京:第15章 208-220

3、《临床技能学》    参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北京:第8章 92-96

4、《神经科学(第三版)》 参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北京:第44章 819-836

5、《地震灾害医学》  参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北京

6、《神经外科医师查房手册》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北京:八章、十二章

7、《脑积水》  参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北京

8、《人类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手术解释》副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21 广州:第五章

9、《神经科学(第四版)》 参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2北京:第7篇第6章 1049-1069

二、代表性发表论文

1. The effect of aperiodic components in distinguishing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Geroscience, 2024; 46(1): 751-768. (2023年IF=5.6/Q1  末位通讯

2.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M-pf in diagnosis and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Brain Stimulation, 2023;16(5): 1522-1532.(2023年IF=7.7/Q1,中科院小区1区,末位通讯

3. Predictive factors for persistent postoperative hydrocephalu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surgical resection of periventricular tumors.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23;14:1136840. (2023年IF=3.4/Q3  通讯作者

4. Eltoprazine modulated gamma oscillations on ameliorating L-dopa-induced dyskinesia in rats. 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 2023;29(10): 2998-3013. (2023年IF=5.5/Q1 通讯作者

5. Teriparatide induces 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zones of rats through AC/PKA signaling and reduc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2:148: 112728.(2022年IF=7.419/Q1 通讯作者

6. An Integrative Pan-Cancer Analysis of PBK in Human Tumor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 2021;8:755911.(2021年IF=6.113/Q1通讯作者

7.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Medulloblastoma Metastasis and Leptomeningeal Dissemination.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2021;19(5):743-752.(2021年IF=6.333/Q2 通讯作者

8. Dyskinesia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ynchronization of Theta Oscillatory Activity Between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a and Motor Cortex in the Off L-dopa State in Rats. Neuroscience Bullitin, 2021;37(3):323-338.  (2021年IF=5.271/Q2 通讯作者

9. Eltoprazine prevents 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s by reducing causal interactions for theta oscillations in the dorsolateral striatum and substantia nigra pars reticulate. Neuropharmacology, 2019;148: 1-10.        (2019年IF=5.25/Q2 通讯作者)

10. The network of causal interactions for beta oscillations in the pedunculopontine nucleus, primary motor cortex, and subthalamic nucleus of walking parkinsonian rats. Experimental Neurology, 2016;282: 27–36  (2016年IF=4.657/Q2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