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分子药理博士。2002-2009年任哈佛大学遗传流行病学助教授。2014年起任南方医院肾内科、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教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肾脏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风险预测研究。2014年以来,徐欣教授开展了多个基于临床大数据的肾脏流行病学研究。其研究阐明了我国肾脏疾病谱的十年变化趋势,首次揭示了空气污染是我国膜性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阐明了我国成人及儿童住院患者中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风险因素,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血肌酐变化参考值的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同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首次证实了叶酸对延缓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保护作用。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1项。徐教授在Nat Genet、Nat Med、JAMA Intern Med、Am J Hum Genet、J Am Soc Nephrol、Nat Rev Nephrol等SCI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9千次(H指数45,Google Scholar)。
肾脏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风险预测研究。